一只四十多年前的东风和它的内芯故事
关注:15081  发布时间:2018-07-12  作者: 瀛昊制作  来源:六块表


最近,我维修了一只特别的手表。说它特别,并不是因为它有多贵或者有多么特殊的功能,而是因为它的身份。


它是一只老东风手表,上世纪70年代初生产,爷爷辈儿的人应该都认识。送到我手上的时候,它布满灰尘,而且已经停走。


我所做的,只是基本的清洗和加油,它就又重新恢复了活力(日误差12秒)。时隔40多年还能保持如此的状态,对于这点,我并不算太意外。



  也许你会有疑问:这不就是一只外观和机芯都看起来很普通的老国产表么?哪里特别?是啊,现在很多钟表媒体,都在极力宣传国外品牌,让大家对自家的东西却所知寥寥,所以下面,我就借助这只维修的东风表,为你讲讲它的故事。

先有东风,后有海鸥

这只东风表的机芯型号为ST5,熟悉海鸥表的朋友会发现海鸥表的机芯编号多是以ST开头。



  那么东风表跟海鸥表有关系么?是的,其实东风表是海鸥表的前身,在东风表之前还有个前身叫五一,为了让你了解的更清晰,我按照时间脉络梳理了一下这几个品牌的关系:

1955年3月,天津表厂前身华威钟表厂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只机械手表,该表为依照瑞士Sindaco手表仿制而成。

1956年,ST1机芯诞生,仿造瑞士Titus FHF-28型机芯试制,用于第一批五一牌手表。

1958-1960年间,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天津表厂再次对瑞士FHF-28型机芯进行分析改进,推出ST2机芯。

1960-1963年,继续对ST2做出改进,加装防震结构。1965年3月,ST2防震表正式投入生产,开始定名为“中华牌”,后来改为“五一牌”。

1965年,天津表厂研制成功ST3型航空计时手表(代号304)。

1966年8月,天津手表厂自主研发试制成功ST5机芯,采用该型号机芯的手表被命名为“东风牌”。

1970年后,ST5A、ST5B、ST5C、ST5-H6等升级机芯陆续诞生,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东风表1987年停产,“海鸥”品牌成为天津表厂的主力品牌。


ST5是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发机芯

  以上的机芯编年史你可以看出,最初国产机芯发展是基于仿制和改良,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装备的升级,1966年1月,天津手表厂成立设计组,开始自主机芯的设计与试制。同年8月15日,设计成功机芯直径27mm、厚度3.8mm,走时44小时的ST5机芯,这是中国第一款自主设计研发的机芯。

除了“中国第一”,ST5还有几个让国人自豪和骄傲的特点:

走时精度赶上国外同等水平。第一批试制品频率为18000次/小时,之后提升为21600次,走时精度≤30秒/天。

机芯零件基本实现自主生产。ST5型机芯零件除游丝、防震器使用进口件,其余全部自行生产。

性能良好、出口海外。批量生产后,市场实践证明ST5型手表工作可靠、性能良好。1969年正式投入生产,1972年批量出口,至1978年向海外市场销售1296万只,为国家挣取了大量外汇。

屡获大奖。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工作重大贡献奖;1986年获全国外观设计创新一等奖、工业设计金龙腾飞三等奖;1988年获全国轻工业优质产品奖;1989年,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轻工业部企业技术进步金龙腾飞奖。

开启了中国自主研发机芯的序幕

为了让每个老百姓都戴得起手表,国家提出加速国产手表行业发展的决定,1970年,轻工业部组成全国统一机芯设计组并于1971年9月定型图纸。随后,国内各表厂开始了统一机芯的转产。

由于ST5机芯为自主设计并且质量精良,天津表厂的ST5机芯得以与统一机芯并存发展,但同时也开启了天津表厂不断自主研发更多升级机芯的序幕。

后来统一机芯逐步落后被淘汰,采用统一机芯的很多品牌和表厂也逐渐消失,但天津表厂的海鸥品牌却因为持续的自主机芯研发得以生存并继续发展。

充满政治色彩的“东风”

“东风”两个字的由来,也是有故事的。

“东风压倒西风”原出自《红楼梦》第82回:“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在1957年莫斯科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毛泽东在讲到有关国际形势问题时,他提出了著名的“东风压倒西风”的观点,寓意社会主义的力量对于帝国主义的力量占了压倒的优势。


  东风表的命名和毛体字的LOGO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这与ST5机芯诞生的历史背景有关。1970年前后的世界格局处在美苏冷战期间,国内从1971年开始的第四个五年计划开篇表现出以“战备”为中心,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让“东风”的品牌命名充满时代特色。当然,这其中也表现出了中国轻工业对于自主研发机芯的骄傲和自信。


漂亮的ST5

  我找到一只上世纪70年代的东风机芯,因为是出口版本,所以机芯做了打磨装饰。机芯采用大倒角处理,整体效果非常好看,圆润而不生硬。



夹板铣纹,即使是现在看来也十分美观,在70年代已经是非常漂亮了。



一些思考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国产机芯制作水平不行,打磨糙,误差大。但ST5机芯就是一个很好的反证,40年前,我们就有能力自主生产出与瑞士媲美的机芯并出口海外。

其实,不是咱们中国的表厂没有生产机芯的能力,而是品牌和产品的低端定位,确实没有精雕细琢的必要。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统一机芯出现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产能,让更多人都戴得起表,所以都把表和机芯都设计成了普普通通的样子,牺牲了对外观设计和用材的考究以及对精准度调教。

如今也是一样,国表里的很多品牌,其实都有能力去制作出外观更加精美、走时更加精准的机芯,但多数产品的市场定位依旧还是在中低端。

你想想,拿2000元的国产表去跟8000元的瑞士表比打磨、比走时,客观么?但如果国产品牌都扎堆儿在生产低端表,整个行业就都会成为低端的代名词。你说对么?

你拥有一只东风表么?它从哪儿来?来自什么年代?欢迎留言与我分享。

微博推荐

热门推荐
行业资讯
  4月23日,“钟表与精密制造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暨... [详细]
  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上海牌“繁花特别... [详细]
  • 1